>>>逻辑新闻>>>马雷教授创建替换式新型三段论
马雷教授创建替换式新型三段论
发布时间:[2019-05-15] 作者:[中国逻辑学会]

近日,国际重要期刊《Philosophical Forum》(A&HCI, CC-A&H)在线发表马雷教授的《Substitution Logic: An Extension of Syllogism》一文。该文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和传统三段论,认为那些繁琐的格、式和推理规则远离人类实际思维过程。该文将人类思维看成思维要素的替换,把现行三段论推理的复杂的静态规则变成简单的动态规则,提出新的三段论推理方法。新的三段论是一种演绎性替换逻辑,重在通过词项的合法替换完成演绎推理过程。在推理中,主动前提可以是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模态判断等,是被替换前提;被动前提是性质判断,决定主动前提中哪个词可以被合法替换而确保结论正确。该替换逻辑不仅能够涵盖现行三段论的所有推理,还能够完成现行三段论不能涵盖的推理。该文认为,替换逻辑的研究方向可以拓展至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甚至拓展至形象思维,从而实现日常思维的某种大一统理论。该文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是以数理逻辑为运作基础的,如果将来与替换逻辑结合,则可能产生更接近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

替换论思想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2岁的马雷在皖西联合大学(今皖西学院)学习工业企业管理,但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比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和传统三段论更好的三段论?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是否符合人类思维实际?人工智能是否需要一种新的日常思维逻辑?他认为人类思维的核心特点是思维元素的替换,不同的替换形式决定不同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应当创立一种更符合思维实际的简便的逻辑。1987年4月22日,他在写给哥哥(安徽大学青年教师)的信中说道:“这种形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思维在进行着不自觉的概念替换,在前提正确的条件下,只要替换合乎一定的规律,则能导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形式的推理需要有两个前提,以便导出结论。这个发现触动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逐渐形成的著名的三段论理论,它将导致产生一个全新的活的理论,以代替现行的古板而无实用价值的理论。”

替换论的系统写作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下来。1988年7月,马雷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舒城县财政系统工作。1991年9月,马雷考上南京大学逻辑学硕士研究生,在导师郁慕镛教授指导下批判了德国逻辑学家希尔伯特和阿克曼的联合演算思想,构造了新的系统的联合演算理论。1994年6月马雷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录用,专注于教学工作。1996年9月,马雷考上武汉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在导师张巨青教授指导下批判了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的解题理论,创立协调论。1999年6月,马雷回到东南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继续完善联合演算理论和协调论。直到2018年寒假,已经调往华侨大学的马雷忽然想起,应该尽快完成替换论的写作,实现年轻时的梦想。经过两周时间,替换论完稿,后来又经过几轮修改,方成目前的理论形态。替换逻辑是替换论的开篇,集中探讨了基于替换思想的新的三段论推理形式,马雷希望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