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闻>>>纪念江苏省逻辑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纪念江苏省逻辑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1-06-17] 作者:[江苏省逻辑学会]

2021年6月5-6日,“纪念江苏省逻辑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江苏省逻辑学会和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大会总结了学会成立4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以期推动江苏省逻辑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本次大会学术研讨主题为“逻辑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同时交流会员关于逻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颁发第五届江苏省逻辑与思维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逻辑学会百余名老中青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印发了收入57篇论文的《论文选集》,以及反映江苏省逻辑学会40年发展全程的《资料汇编》。

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逻辑所所长张建军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辞,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恒教授和江苏省社科联学会部副主任夏东荣研究员分别致辞。王恒教授介绍了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过程中对逻辑学科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回顾了自江苏省逻辑学会在南大成立以来,南大哲学系及逻辑学科与学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发展历程,对莫绍揆、李廉、李志才、郁慕镛先生等已故前辈表达深切缅怀,对江苏逻辑事业的长足发展给予高度赞誉,并特别强调了学会跨学科建设所提供的宝贵经验。夏东荣研究员转达了省社科联领导对大会召开的热烈祝贺,并结合自己对学科建设与学会建设互动发展的长期研究及其长期参加省逻辑学会活动的经历,高度肯定江苏逻辑学会同仁长期形成的优良学风与责任担当,逻辑学会发展是在与学科发展互动中建设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人文社科社团的成功范例,期待学会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得更好更强。

中国逻辑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杜国平研究员代表中国逻辑学会发来贺信。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兼语用学专委会主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新仁教授宣读贺信。贺信指出,长期以来,在江苏省逻辑学会领导和广大逻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逻辑事业在逻辑教学与普及、逻辑科研与应用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次纪念大会的召开,将充分彰显40年发展历程和卓越探求,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江苏逻辑事业继往开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张建军会长代表省逻辑学会对省社科联和社会各界、对中国逻辑学会及各省市兄弟学会给予江苏逻辑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在开幕辞中结合会议印发的《资料汇编》,全面回顾了学会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针对本次会议主题,他着重回顾了近年来省逻辑学会主办的“逻辑应用系列论坛”即“逻辑与创新驱动论坛”“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论坛”“逻辑与治理现代化论坛”“当代思维方式革新论坛”“逻辑教育论坛”,以及先后主办的“情境哲学与情境逻辑国际学术论坛”“2018全国科学逻辑和辩证逻辑讨论会”“首届长三角逻辑论坛”“第二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暨广义逻辑悖论重大课题开题报告会”等,均取得良好成效和广泛影响,这为学会事业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重申了在纪念实践标准讨论40周年的过程中形成的“两个如何”的理念,即“如何”从实事中求是,实践“如何”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断追问这两个如何,逻辑工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就进一步得以凸显。江苏逻辑事业发展的经验彰显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真谛,逻辑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大家在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以及逻辑教育、普及等多层面的扎实工作。张会长还特别强调了江苏省逻辑学会在推动国民教育体系中逻辑教育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作为江苏逻辑事业发展一大特点的各市级逻辑学会建设的历史贡献。

大会举行了“第五届江苏省逻辑与思维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2019)”颁奖典礼,典礼由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向荣教授主持。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特别荣誉奖1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展示了省学会老中青会员近年来在逻辑理论与应用研究及逻辑普及工作中所获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与会领导和省逻辑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俞思义、冯必扬教授担任颁奖嘉宾。俞思义先生还深情朗诵了他特地为40周年纪念大会和优秀成果颁奖典礼创作的诗篇:“笔下生辉明哲理,文中蕴玉有佳音。何当成就惊天下,镌刻汗青铭硕勋。”体现了老一代学者对江苏逻辑事业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大会还根据理事会提议,决定在省学会名誉会长兼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张桂岳教授90寿辰之际,授予张先生“终身成就奖”。

根据论文选题和议程设置,会议安排了1场大会主题报告和4场大会学术报告。大会主题报告由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河海大学刘爱莲教授主持,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盐城市逻辑学会裴彦贵教授、苏州大学杨渝玲教授分别作题为“论逻辑悖论与伦理悖论的异同”“元语用否定说略”“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逻辑学的几点思考”“波普尔的情境逻辑:经济学的一种解释进路”的专题报告。陈爱华指出,近年来关于逻辑悖论及其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界的关注的热点之一,她试图通过解析逻辑悖论与伦理悖论两者的异同,揭示两种不同悖论之间在“悖论度”、解悖或者规避的“最小代价最大效益”原则方面具有相似或相通性。陈新仁从元语用视角出发,提出元语用否定的概念,以区别于句法学、语义学中讨论的语言否定、语用学中文献中曾讨论过的元语言否定、语用否定。裴彦贵结合本次提交大会的盐城市逻辑学会论文选集《逻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编辑情况及盐城市逻辑学会工作的新近发展,讨论了新时代逻辑工作者应当担负好构建中国新时代逻辑学的责任与使命,特别强调了发展多层面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杨渝玲则通过对波普尔情境逻辑的表层与深层分析指出,依据情境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结合新兴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假设的扬弃,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可以看作是一个科学连续体,对这种连续体性质的把握,对当代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场大会学术报告由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潘天群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翟玉章教授、江南大学潘正华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罗琼鹏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张力锋教授分别以“奎因对现代逻辑基本技术的若干贡献”“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类比推理系统研究框架”“专名修饰结构的逻辑问题”“名字作为严格化摹状词”为题向与会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翟玉章结合其撰写出版《现代逻辑基本概念和技术》一书的体会,着重评述了奎因在逻辑技术上的若干创新之处,特别是在真值函项模式有效性检验方法和量化模式有效性的检验与证明方法,希望能对逻辑学习者和教学人员有所帮助。潘正华及其团队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视角,对AI领域中的类比推理研究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类比推理系统以及推论的正确性验证”的研究框架,旨在研究构建一个以知识图谱为“源域”的类比推理系统,并对系统推理的正确性进行实验验证。罗琼鹏指出,自然语言中的专名既可以自由地充任论元,出现在主宾语的位置,也可以被其他修饰语修饰。这一二元特性表明,专名在语义上具有二元性,即专名既可以表示个体也可以表示属性。张力锋系统考察了现实化摹状词回应路径及模态论证的各种变体,并指出,一个句子的分析性并不衍推它所表达命题的必然性。

第二场大会学术报告由省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委会主任、江南大学吴格明教授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向荣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胡星铭副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陈坤副教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印大双教授分别作题为“论普通逻辑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为什么有些歧见是无错的”“逻辑在法律推理中没有作用吗?——对一些常见质疑的澄清与回应”“事实与规范间的遮蔽与裂隙——法律推理困境勾勒”的学术报告。苏向荣从“普通逻辑课程实现思政育人功能的必然性”、“普通逻辑课程的思政育人资源挖掘”、“普通逻辑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逻辑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作了全面深入的说明。胡星铭指出,在无错的分歧中,双方掌握的证据实际不同,但并不表示一方比另一方的证据更有缺陷。没有理由相信双方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改进自己的证据,或者,双方处理证据的能力一样好并且没有理由相信双方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改进自己处理证据的能力。陈坤指出,逻辑在法律推理领域中的应用一起饱受质疑,几种代表性的论证包括:法律公理系统的失败、法律形式主义的失败、法的发现与法的证立两分、推理活动与意志活动两分以及约根森困境。这些论证貌似有理,但经过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它们或者误解了逻辑,或者误解了法律推理,或者同时误解了这两者。印大双指出,随着近代法治的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发生改变,法律推理不再仅仅是在形式逻辑的主宰下,单纯在法律规范层面寻求裁判大前提的活动,而是考虑将法律事实纳入到法律解释的视野,将传统的逻辑涵摄模式扩展为从规范到裁判的实践理性过程,表达一种在事实中对规范的设别以及在规范中对事实再认识的流转。

第三场大会学术报告由省学会和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南京邮电大学洪龙教授主持。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何霞博士、东南大学张学义副教授、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宗慧博士、南通市社科联蒋建民研究员分别作题为“基于量化的可能性情态动词模糊语义汉译研究”“实验哲学论纲”“基于概念间关系的否定与四值逻辑”“张謇经营南通的辩证思维”的报告。为了解答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可能”这一可能性情态的语义是什么,何霞等利用模糊语义的度量工具——中介真值程度度量,对可能性情态动词的模糊语义进行度量计算,使之转化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张学义针对关于作为近二十年来国际哲学界新兴的一场哲学运动——实验哲学的诸多质疑和诘难指出,实验哲学要敢于直面外在的争议,努力克服自身局限,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切实可靠的实验哲学新进路。概念间的关系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宗慧等分别采用集合论和谓词的基本知识,用定义严格地描述了传统逻辑中概念间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并由此自然地定义矛盾否定、反对否定和非反对否定,且根据这三种否定建立基于关系的四值逻辑演算的基本联结词真值表,这样的精确描述有益于对概念关系做深入的研究。蒋建民系统梳理了张謇在整体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义利统一观三个方面的辩证思维,并探讨了其在当代的启迪价值。

第四场大会学术报告由省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王克喜教授主持。河海大学龚艳博士、盐城师范学院刘张华副教授、江苏警官学院施展旦副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刘浩依次发言:龚艳比较了迈农的“观念性关系”与胡塞尔的“心理性关系”,指出二者的相似处在于,观念性关系和心理性关系的建立都依赖于主体的心理活动。刘张华对大卫·刘易斯对应体理论的争论和功能作了系统说明,指出对应体理论虽然面临争议,但无论就其本身的解释能力来说,还是其直观的解释来说,它都给我们在讨论模态表达的问题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施展旦阐释了福多在区分意义的语言和思想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心身关系问题作出功能主义的理解,提出了一种表征主义的意义理论,并认为应该通过强调语言和思想的区别与关联,以摆脱福多在意义本原问题上的理解及认知循环,进而在实践维度中把握意义。刘浩讨论了语言使用者出于特定交际目的组合使用看似互相矛盾词语的“矛盾修饰”,指出修饰意在使语言表达完美,具有独特魅力的矛盾修饰所包容的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能够交相辉映地传达事物的多样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大会闭幕式由省逻辑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哲学系顿新国教授主持。刘爱莲教授和王克喜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对学会40年发展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会继往开来,并提高社会对逻辑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与关注;获奖成果、大会报告与论文集丰富地展示了学会多层面发展的最新成果与研究活力;本次在江苏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盛会,在承办单位和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必将促进江苏逻辑事业蒸蒸日上,队伍不断壮大,不负前辈学者和广大会员的期望和江苏逻辑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供稿:段天龙、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