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闻>>>2023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六届全国学术大会
2023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六届全国学术大会
发布时间:[2023-05-14] 作者:[逻辑中国]

尊敬的 女士/先生:

“2023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六届全国学术大会”拟于2023年11月3-5日在山西省太原举行。本次学术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承办、山西省逻辑学研究会协办,诚邀您拨冗参加

一、会议主题:

1、逻辑与人工智能

2、规范逻辑或道义逻辑

3、逻辑基础问题研究

4、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5、中国逻辑史研究

6、逻辑教育与逻辑普及

7、其它相关问题

二、报到时间和地点:

报到时间:2023年11月3日;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4-5日;

报到地点:晋祠宾馆。

三、会议形式:

线下召开。

四、会议费用:

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交通费和食宿等费用自理。

五、参会论文提交:

本次会议拟编辑论文集,请您于2023年9月15日前提交参会回执(附后)以及参会论文题目,并于10月7日前将摘要以及全文发送至会务组邮箱:13700545978@163.com。

六、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会务组联系人:

郭建萍老师 联系电话:13700545978;

傅星源老师 联系电话:15035130971。

中国逻辑学会

2023年4月27日

2023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六届全国学术大会-参会回执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简介: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始于1980年成立的哲学系,2003年由系更名为学院。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开设了哲学、伦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六个研究生招生专业。42年来,学院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1983年,以张恩慈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8年,以郭贵春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科技哲学博士点,实现了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零”的突破;2000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02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是山西省最早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对提升山西大学人文学科总体实力,辐射山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2年“哲学与现代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山西省协同创新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平台;2016年列入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2017年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是山西省内文科唯一入选学科。2019年获批国内哲学学科唯一的科技部、教育部“111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0年哲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哲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近年来紧紧抓住“部省合建”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大力引进哲学领军人才,不断优化师资结构,调整学科布局。目前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职教学和科研人员75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87%,全职外籍教师3人。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工程首席专家、全国四个一批和文化名家等各类高端人才40余人。2022年郭贵春教授领衔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承担立项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9 项。学院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内重大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0余篇,在哲学学科主学报《哲学研究》发表论文累计80余篇;在国际高端期刊《综合》杂志、《科学哲学》上也多有建树。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各类著作500余部,其中三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也是山西省唯一入选该文库的三部专著。多年来,学院科研不断取得喜人佳绩,科研成果荣获国内多项奖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2020年新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教材建设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是山西省高校独立署名担任主编所获得的唯一奖项。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哲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哲学思辨与分析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型哲学人才。依托强有力的学科综合实力和特色方向,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了2+2培养模式,按照特色研究方向设置基层教研室和课程模块,推行小班化授课,实现个性化培养,推动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的相互促进和有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五年哲学专业获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3项,其中指令性课题2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共享课6门。近年来,哲学专业本科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在山西省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始终秉承“登崇俊良”的办学传统,弘扬“爱智睿翼”的理性精神,坚持“平等、合作、包容、责任”的价值导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宗旨,以高标准建成“一流学科”为目标,砥砺奋进开创未来,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哲学研究基地和教学中心。

学科简介:

山西大学哲学学科拥有深厚历史传承和学术底蕴。20世纪80年代伊始,涌现出一批国内享有盛誉的哲学家,如张恩慈、张家治、杜镇远、宋炳延、梁鸿飞、刘翠兰、孙予同、魏宗禹等,在认识论、科学哲学和思维哲学等方向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发展。1983年成功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84年创刊的CSSCI 核心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是哲学及相关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学术争鸣的重要平台。

进入90年代之后,形成了以郭贵春、乔瑞金、魏屹东、殷杰等为学科带头人的创新团队。1998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实现了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零”的突破。2000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获批成立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哲学与现代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山西省协同创新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平台;2016年列入山西省哲学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哲学专业获山西省高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支持计划;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为省内文科唯一入选学科。2019年获批国内哲学首个、省内文科唯一的科技部、教育部“111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1年郭贵春教授领衔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年哲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学科入选第二轮的“双一流”建设名单。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山西大学哲学学科已经形成以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区域现代化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论研究为支撑,高峰学科与高原学科良性协调发展的态势。学科目前共有教师74人,其中教授37人(含3名外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近十年来,学科教师在国际高端期刊synthese(综合)杂志、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哲学)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0篇、在哲学学科主学报《哲学研究》发表论文累计8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各类著作500余部,其中两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也是省内唯一入选该文库的两部专著。立项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特别是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学术成果荣获国内人文社科最高奖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其中2020年新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哲学学科为山西及全国培养了3000多名哲学专业本科以上高级人才,培养的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项,承担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郭贵春、殷杰教授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是山西省高校独立署名担任主编所获得的唯一奖项。